云服务器免费试用

linux内核5.14(linux内核511)

服务器知识 0 1328

本文目录:

  • 1、linux操作系统中,加载和删除内核模块的命令是什么?
  • 2、Linux的详细介绍!
  • 3、LINUX的五大内核是什么?
  • 4、linux编译内核步骤
  • 5、Linux 内核的特点有哪些?
  • 6、linux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linux操作系统中,加载和删除内核模块的命令是什么?

modprobe命令\x0d\x0aLinux命令:modprobe 。\x0d\x0a功能说明:自动处理可载入模块。\x0d\x0a语法:modprobe [-acdlrtvV][--help][模块文件][符号名称 = 符号值]。\x0d\x0a补充说明:modprobe可载入指定的个别模块,或是载入一组相依的模块。modprobe会根据depmod所产生的相依关系,决定要载入哪些模块。若在载入过程中发生错误,在modprobe会卸载整组的模块。\x0d\x0a\x0d\x0a内容\x0d\x0a1、modprobe 命令是根据depmod -a的输出/lib/modules/version/modules.dep来加载全部的所需要模块。\x0d\x0a2、删除模块的命令是:modprobe -r filename。\x0d\x0a3、系统启动后,正常工作的模块都在/proc/modules文件中列出。使用lsmod命令也可显示相同内容。\x0d\x0a4、在内核中有一个“Automatic kernel module loading"功能被编译到了内核中。当用户尝试打开某类型的文件时,内核会根据需要尝试加载相应的模块。/etc/modules.conf或 /etc/modprobe.conf文件是一个自动处理内核模块的控制文件。\x0d\x0amodprobe命令主要用于在Linux 2.6内核中加载和删除Linux内核模块。通过此命令用户可以轻松地加载和删除Linux内核模块,同时使用此命令加载Linux内核模块时,Linux内核会自动解决内核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将相互依赖的模块自动加载,如下所示:\x0d\x0a1) 加载RAID1阵列级别模块:\x0d\x0a[root@rhel5 boot]# modprobe raid1 \x0d\x0a\x0d\x0a2) 显示已加载的RAID1阵列级别模块:\x0d\x0a[root@rhel5 boot]# lsmod |grep raid1 raid1 25153 0 \x0d\x0a\x0d\x0a3) 删除RAID1阵列级别模块:\x0d\x0a[root@rhel5 boot]# modprobe -r raid1 \x0d\x0a\x0d\x0a4) 显示RAID1阵列级别模块:\x0d\x0a[root@rhel5 boot]# lsmod |grep raid1 \x0d\x0a\x0d\x0amodprobe命令在加载模块时会自动解决依赖的模块。当加载的模块需依赖另一个模块时,系统会自动将此模块加载。而当用户使用insmod命令加载模块时,则不会自动解决相对应的依赖模块。\x0d\x0amodprobe命令中的"-r"参数表示删除指定模块,"-c"参数表示显示/etc/modprobe.conf配置文件的参数,"-C"参数表示指定内核配置文件,"-f"表示覆盖,"-l"表示显示模块的绝对路径。\x0d\x0a[root@rhel5 boot]# modprobe -l|grep raid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md/raid0.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md/raid456.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md/raid1.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md/raid10.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scsi/megaraid.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scsi/aacraid/aacraid.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scsi/megaraid/megaraid_mbox.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scsi/megaraid/megaraid_mm.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scsi/megaraid/megaraid_sas.ko /lib/modules/2.6.18-8.el5/kernel/drivers/scsi/raid_class.ko \x0d\x0a\x0d\x0a以上命令表示显示系统中所有的编译模块,并过滤包含有raid字符串的模块。

Linux的详细介绍!

Linux是在通用性公开许可证(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版权协议下发行的遵循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内核。不过通常所说的Linux是指GNU/Linux(GNU是对UNIX向上兼容的完整的自由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它包含内核(Kernel)、系统工具程序(Utilities)及应用软件(Application),而不是仅指Linux系统内核。

Linux有很多发行版。发行版是指某些公司、组织或个人把Linux内核、源代码及相关的应用程序组织在一起发行。经典的Linux发行版有Red Hat、SlackWare、Debian等,目前流行的Linux发行版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些发行版的,例如,Red Hat的社区版本Fedora Core;Novell发行的SuSE Linux;Mandriva发行的Mandriva Linux;使用LiveCD技术的Knoppix、Slax和基于Debian的Ubuntu Linux。

LINUX的五大内核是什么?

你问的应该是模块吧 去QQ群:91624328吧!linux内核五大模块 Linux内核的五大模块 1.进程调度模块 2.内存管理模块 3.文件系统模块 4.进程间通信模块 5.网络接口模块 进程调度模块

用来负责控制进程对CPU 资源的使用。所采取的调度策略是各进程能够公平合理地访问CPU, 同时保证内核能及时地执行硬件操作。 内存管理模块

用于确保所有进程能够安全地共享机器主内存区, 同时, 内存管理模块还支持虚拟内存管理方式, 使得Linux 支持进程使用比实际内存空间更多的内存容量。并可以利用文件系统, 对暂时不用的内存数据块交换到外部存储设备上去, 当需要时再交换回来。 文件系统模块

用于支持对外部设备的驱动和存储。虚拟文件系统模块通过向所有的外部存储设备提供一个通用的文件接口,隐藏了各种硬件设备的不同细节。从而提供并支持与其它操作系统兼容的多种文件系统格式。 进程间通信模块

用于支持多种进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 网络接口模块

提供对多种网络通信标准的访问并支持许多网络硬件。

linux编译内核步骤

一、准备工作

a) 首先,你要有一台PC(这不废话么^_^),装好了Linux。

b) 安装好GCC(这个指的是host gcc,用于编译生成运行于pc机程序的)、make、ncurses等工具。

c) 下载一份纯净的Linux内核源码包,并解压好。

注意,如果你是为当前PC机编译内核,最好使用相应的Linux发行版的源码包。

不过这应该也不是必须的,因为我在我的Fedora 13上(其自带的内核版本是2.6.33.3),就下载了一个标准的内核linux-2.6.32.65.tar.xz,并且顺利的编译安装成功了,上电重启都OK的。不过,我使用的.config配置文件,是Fedora 13自带内核的配置文件,即/lib/modules/`uname -r`/build/.config

d) 如果你是移植Linux到嵌入式系统,则还要再下载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例如,你的目标单板CPU可能是arm或mips等cpu,则安装相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安装后,需要将工具链路径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中。例如,你安装的是arm工具链,那么你在shell中执行类似如下的命令,假如有类似的输出,就说明安装好了。

[root@localhost linux-2.6.33.i686]# arm-linux-gcc --version

arm-linux-gcc (Buildroot 2010.11) 4.3.5

Copyright (C) 2008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This is free software; see the source for copying conditions. There is NO

warranty; not even for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注:arm的工具链,可以从这里下载:回复“ARM”即可查看。

二、设置编译目标

在配置或编译内核之前,首先要确定目标CPU架构,以及编译时采用什么工具链。这是最最基础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的。

如果你是为当前使用的PC机编译内核,则无须设置。

否则的话,就要明确设置。

这里以arm为例,来说明。

有两种设置方法():

a) 修改Makefile

打开内核源码根目录下的Makefile,修改如下两个Makefile变量并保存。

ARCH := arm

CROSS_COMPILE := arm-linux-

注意,这里cross_compile的设置,是假定所用的交叉工具链的gcc程序名称为arm-linux-gcc。如果实际使用的gcc名称是some-thing-else-gcc,则这里照葫芦画瓢填some-thing-else-即可。总之,要省去名称中最后的gcc那3个字母。

b) 每次执行make命令时,都通过命令行参数传入这些信息。

这其实是通过make工具的命令行参数指定变量的值。

例如

配置内核时时,使用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编译内核时使用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注意,实际上,对于编译PC机内核的情况,虽然用户没有明确设置,但并不是这两项没有配置。因为如果用户没有设置这两项,内核源码顶层Makefile(位于源码根目录下)会通过如下方式生成这两个变量的值。

SUBARCH := $(shell uname -m | sed -e s/i.86/i386/ -e s/sun4u/sparc64/ \

-e s/arm.*/arm/ -e s/sa110/arm/ \

-e s/s390x/s390/ -e s/parisc64/parisc/ \

-e s/ppc.*/powerpc/ -e s/mips.*/mips/ \

-e s/sh[234].*/sh/ )

ARCH?= $(SUBARCH)

CROSS_COMPILE ?=

经过上面的代码,ARCH变成了PC编译机的arch,即SUBARCH。因此,如果PC机上uname -m输出的是ix86,则ARCH的值就成了i386。

而CROSS_COMPILE的值,如果没配置,则为空字符串。这样一来所使用的工具链程序的名称,就不再有类似arm-linux-这样的前缀,就相当于使用了PC机上的gcc。

最后再多说两句,ARCH的值还需要再进一步做泛化。因为内核源码的arch目录下,不存在i386这个目录,也没有sparc64这样的目录。

因此顶层makefile中又构造了一个SRCARCH变量,通过如下代码,生成他的值。这样一来,SRCARCH变量,才最终匹配到内核源码arch目录中的某一个架构名。

SRCARCH := $(ARCH)

ifeq ($(ARCH),i386)

SRCARCH := x86

endif

ifeq ($(ARCH),x86_64)

SRCARCH := x86

endif

ifeq ($(ARCH),sparc64)

SRCARCH := sparc

endif

ifeq ($(ARCH),sh64)

SRCARCH := sh

endif

三、配置内核

内核的功能那么多,我们需要哪些部分,每个部分编译成什么形式(编进内核还是编成模块),每个部分的工作参数如何,这些都是可以配置的。因此,在开始编译之前,我们需要构建出一份配置清单,放到内核源码根目录下,命名为.config文件,然后根据此.config文件,编译出我们需要的内核。

但是,内核的配置项太多了,一个一个配,太麻烦了。而且,不同的CPU架构,所能配置的配置项集合,是不一样的。例如,某种CPU的某个功能特性要不要支持的配置项,就是与CPU架构有关的配置项。所以,内核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配置方法。

以arm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a) 根据我们的目标CPU架构,从内核源码arch/arm/configs目录下,找一个与目标系统最接近的配置文件(例如s3c2410_defconfig),拷贝到内核源码根目录下,命名为.config。

注意,如果你是为当前PC机编译内核,最好拷贝如下文件到内核源码根目录下,做为初始配置文件。这个文件,是PC机当前运行的内核编译时使用的配置文件。

/lib/modules/`uname -r`/build/.config

这里顺便多说两句,PC机内核的配置文件,选择的功能真是多。不编不知道,一编才知道。Linux发行方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想让所发行的Linux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吧。

b) 执行make menuconfig对此配置做一些需要的修改,退出时选择保存,就将新的配置更新到.config文件中了。

Linux 内核的特点有哪些?

Linux 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操作系统内核,具有一些鲜明特点如下:

(1) Linux 是一个一体化内核;

注:“一体化内核”是也称“宏内核”,是相对于“微内核”而言的。几乎所有

的嵌入式和实时系统都采用微内核,如 VxWorks、uC/OS-II、PSOS 等。

(2) 可移植性强。尽管 Linus 最初只为在 X86 PC 上实现一个“类 UNIX”,后来随

着加入者的努力,Linux 目前已经成为支持硬件平台最广泛的操作系统;

注:目前已经在 X86、IA64、ARM、MIPS、AVR32、M68K、S390、Blackfin、M32R

等众多架构处理器上运行。

(3) 是一个可裁剪操作系统内核。Linux 极具伸缩性,内核可以任意裁剪,可以大至

几十或者上百兆,可以小至几百 K,运行的设备从超级计算机、大型服务器到

小型嵌入式系统、掌上移动设备或者嵌入式模块,都可以运行;

(4) 模块化。Linux 内核采用模块化设计,很多功能模块都可以编译为模块,可以在

内核运行中动态加载/卸载而无需重启系统;

(5) 网络支持完善。Linux 内核集成了完整的 POSIX 网络协议栈,网络功能完善;

(6) 稳定性强。运行 Linux 的内核的服务器可以做到几年不用复位重启;

(7) 安全性好。Linux 源码开放,由众多黑客参与 Linux 的开发,一旦发现漏洞都能及时修复;

(8) 支持的设备广泛。Linux 源码中,设备驱动源码占了很大比例,几乎能支持任何

常见设备,无论是很老旧的设备还是最新推出的硬件设备,几乎都能找到 Linux下的驱动。致远电子那边有很多的,你可以去看一下

linux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LINUX系统的主要特点。\x0d\x0a1、开放性: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x0d\x0a2、多用户:操作系统资源可以被不同用户使用,每个用户对自己的资源(例如:文件、设备)有特定的权限,互不影响。\x0d\x0a3、多任务:计算机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同时各个程序的运行互相独立。\x0d\x0a4、良好的用户界面:Linux向用户提供了两种界面:用户界面和系统调用。Linux还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它利用鼠标、菜单、窗口、滚劢条等设施,给用户呈现一个直观、易操作、交互性强的友好的图形化界面。\x0d\x0a5、设备独立性:操作系统把所有外部设备统一当作成文件来看待,只要安装驱劢程序,任何用户都可以象使用文件一样,操纵、使用这些设备。Linux是具有设备独立性的操作系统,内核具有高度适应能力。\x0d\x0a6、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完善的内置网络是Linux一大特点。\x0d\x0a7、可靠的安全系统:Linux采取了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对读、写控制、带保护的子系统、审计跟踪、核心授权等,这为网络多用户环境中的用户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x0d\x0a8、良好的可移植性:将操作系统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使它仍然能_其自身的方式运行的能力。Linux是一种可移植的操作系统,能够在从微型计算机到大型计算机的任何环境中和任何平台上运行。

【linux内核5.14】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引用不当,请联系我们修改。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2913721942@qq.com核实处理,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5.14(linux内核511)
本文地址: https://solustack.com/28355.html

相关推荐: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